
书画题跋册页面设计图,书画作品题跋怎么写
广东画史最早的画作——《湖山平远图》赏鉴
在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库中,有这么一件堪称国宝的画作——《湖山平远图》。它是明代画家颜宗的作品。每次举行广东的画史展,它总要挂在最靠前的展柜里。因为它是目前所见的广东最早的画作。不仅如此,从艺术价值上来说,这件颇见宋画气象的画,也是极为令人着迷的。
明代王鉴的《明阳洞天图》轴,也是其代表作,画面构图巧妙,笔墨细腻,展现了明代山水画的独特魅力。明代颜宗的《湖山平远图》卷,是现存颜宗的唯一传世真迹,其画面布局严谨,笔墨流畅,展现了其深厚的绘画功底。
颜辉:庐陵(今江西省吉安)人,元代画家。善画人物、佛道,亦工鬼怪,造型奇特,用笔虽见刻露,却笔法奇绝,有八面生意之趣,开明初吴伟画法之先河。有《中山出猎图》《李铁拐像》传世。颜宗:广东省南海人,明代画家。举人出身,曾任邵武知县,后署兵部员外郎。
从现存的颜宗绘画《湖山平远图》来看,受李成、郭熙笔法影响,其功力甚高,是南海人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。林良曾感叹云:“颜老天趣不可及”,因此他专攻花鸟画。林良在年轻的时候在广东布政司任职,有一天,见布政使陈金观赏名家画作,他即从旁疵议。陈金大怒,林良当即说:“这样的画,我也能画。
董源笔下描绘的是江南景区。董源最大的成功之一是创造了最能表现江南山石形质的皴法“披麻皴”,同时又十分讲究淡墨的渲染,使湖山增加了湿润的感觉。代表作有《夏山图卷》等。元代画坛四大家都有谁 “元四大家”是指元代的黄公望、倪瓒、吴镇和王蒙,他们的山水画代表了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高峰。
【雅昌快讯】1.4835亿元!嘉德秋拍沈周《送吴文定行图并题卷》创其作品...
1、雅昌艺术网讯)2017年12月18日晚,中国嘉德2017年秋拍大观四海崇誉庆典之夜古代在嘉德艺术中心举槌,本场共32件精品上拍。其中,沈周《送吴文定行图并题卷》以咨询价形式上拍,9500万元起拍,29亿元落槌,4835亿元成交,创其作品拍卖纪录,跻身亿元俱乐部。
2、沈周《送吴文定行图并题卷》在2017年中国嘉德秋拍中以4835亿元成交,创其作品拍卖纪录。以下是关于此次拍卖的详细信息:拍卖时间与地点:2017年12月18日晚,中国嘉德2017年秋拍大观四海崇誉庆典之夜在嘉德艺术中心举行。
3、在18日晚的嘉德秋拍中,这样的热度仍未停止。当晚成交价超过亿元的作品有四件——张大千作品《江堤晚景》拍出3225亿元、张大千的《十月观音》以012亿元成交、徐渭的《写生卷》拍出27亿元、沈周的《送吴文定行图并题卷》拍出4835亿元。热度不仅体现在数字上,拍卖现场也颇热闹。
明王履《华山图》册欣赏
1、《华山图册》王履以其亲身穷险探幽的视觉记忆与心斋意象的重构,既是现实主义的,又是精神的意象主义和东方的超现实主义,可谓“夺其神韵”的以形写神,神形兼备的圣品,每一幅均表现出特定的意境,串起来就是一部宏伟完整的华山圣景图。
2、幻境关卡NPC注意事项 婉儿:先丢低伤害或防御牌,再输出。 大轮明王:最大化输出速度打死,注意叠甲和血量。 灵鹫宫主:第一形态压低血,第二形态注意反击和固定伤害。 燕子坞主:先丢低伤害牌去掉反伤,第三回合叠甲空过。 机器人:选择防御,游侠可拿六阳套装应对。
3、峡口右上方危崖百尺,上有石穴,穴呈长方形,较为方正,因传说太上老君开凿华山路时在这里一试凿锋,便留下了这个痕迹。石穴深不可测,旧有铁索挂穴口,游人可攀入其内。明王履《始入华山至西峰记》中记述说,他在与书僮登华山途中。
4、明王圻《续文献通考》卷一百七十七“经籍考·传记”类云:“《水浒传》罗贯著。贯字本中,杭州人。
《十面灵璧图卷》的创作年代是什么时候?
《十面灵璧图卷》是明代宫廷画家吴彬创作的中国画。《十面灵璧图》约公元1610年作。描绘的是“石隐庵居士”米万钟所藏罕见奇石,分绘十图,各图皆以真实尺寸描绘奇石的不同面。也就是说,画家分十个角度描绘了这一块奇石。
创作背景与时间:《十面灵璧图》是明代宫廷画家吴彬约于公元1610年创作的中国画。描绘内容:该画描绘了“石隐庵居士”米万钟所藏的罕见奇石,分绘十图,各图皆以真实尺寸展现奇石的不同面,即画家从十个角度描绘了这一块奇石。作品特点:画作尺寸巨大,画心高55厘米、长15米。
《十面灵璧图》是明代宫廷画家吴彬创作的中国画。画心高55厘米、长15米,引首一高26厘米、长125米,引首二高45厘米、长43米,题跋高55厘米、长132米。2020年9月10日,保利拍卖正式对媒体公布,《十面灵璧图》即将现身北京拍场。作品简介 《十面灵璧图》约公元1610年作。
最近,明代的名画杰作《十面灵璧图卷》终于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,也向世人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,这幅由明朝晚期画家吴彬所画的书画杰作,一经面世便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,学术界更是对此倍加关注。
《十面灵璧图卷》是明代末期吴彬的作品,在古代时,绘画都是二维平面图,而《十面灵璧图卷》竟然用三维表现出了灵璧石的立体形态,唯妙唯俏,也成为了明代极具传奇性和灵性的的巅峰画作之一。
《十面灵璧图卷》是明末著名画家的吴彬的作品,该画作是吴彬为石隐庵居士米万钟创造,描绘了一件罕见奇石的各样形态。其背后藏着别样的艺术密码。
鉴赏丨宋徽宗赵佶《瑞鹤图》,赏御笔书画
《瑞鹤图》是宋徽宗赵佶的工笔写实类花鸟画真迹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以下是具体的鉴赏分析:画作内容与构图:壮观景象:画中展现了云雾弥漫的天空中,一座宫殿的屋顶及斗拱若隐若现,十八只丹顶鹤翱翔于宫殿上空,两鹤立于殿脊鸱尾之上的壮观景象。
画后部分为瘦金书题诗并记,款署“御制御画并书”,并有“天下一人”签押及“御书”印。从这些书法风格及款印可以推断,此卷书画皆出自宋徽宗赵佶之手。赵佶不仅是著名的书画家,还擅长书法,其传世作品颇多。然而,此卷作为其“亲笔”作品,尤为珍贵,可能是散佚的《宣和睿览册》之一。
《瑞鹤图》赏析如下:创作背景 《瑞鹤图》是北宋宋徽宗赵佶在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,目睹都城汴京上空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的壮观景象后所绘。徽宗认为此景是国运兴盛之预兆,于是欣然命笔,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,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。
《瑞鹤图》是北宋宋徽宗赵佶所作绢本设色画,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。《瑞鹤图》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,绘画技法精妙,图中群鹤如云似雾,姿态百变,各具特色。
画面中,宋徽宗以瘦金体书写了描绘此景的诗句,体现了其卓越的书法和艺术才华。《瑞鹤图》不仅展现了宋徽宗的艺术造诣,也体现了他对书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倡导,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宋徽宗赵佶,作为北宋末期的皇帝,尽管在政治上遭受了失败,但他的艺术才能却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可。